走进云南省双柏县职工服务中心,“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十二个大字在党建文化展厅格外醒目K线猎手,调解室里,“党员先锋岗”前的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倾听着建筑工人李师傅关于工伤认定的诉求。
2024年以来,双柏县坚持党建带工建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工会领域的深化应用,通过“靠前式”“一站式”“全景式”服务,切实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米”,真正让职工苦有处说、纷有人解、心有所归。2024年,双柏县被纳入云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试点培育单位。
“靠前式”监督防“未病”
“集体合同进一步规范了我们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权益事项,后顾之忧打消了,我们工作更带劲了!”快递员张师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预防是治理的最优解。为了把职工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双柏县把工会法律监督关口前移,全面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在全县25人以上的乡镇、企业工会中全覆盖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67个、调解委员会26个K线猎手,构建起工会法律监督的“前哨站”。
推行“一函两书”制度,各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定期对用工企业开展全方位“法律体检”,及时对存在劳动争议风险隐患的企业及相关执法部门发送提示函、建议书或意见书,提醒督促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截至目前,双柏县总工会牵头对17家企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专项执法检查,发出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6份。
此外,为协调劳动关系双方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双柏县总工会积极指导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联合交运部门开展全县快递行业集体协商,签订首个快递行业集体合同,规范了4家快递企业从业行为,惠及9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据悉,全县集体协商覆盖率目前已达95%,为劳动关系装上了“减压阀”和“稳定器”。
“一站式”调处治“已病”
“以前,职工遇到劳动争议纠纷,申请仲裁要到人社部门K线猎手,提起诉讼要到法院,多部门来回跑,既耗时又费力!”双柏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了方便职工维权、提高劳动争议纠纷化解效率,双柏县总工会联合人社、司法、法院、检察院4家县级部门成立联合调解中心,设立登记受理、分办流转、统计汇总和心理服务4个窗口,设置专业化调解室3间、心理咨询室1间,配齐设施设备。
各乡镇工会牵头成立“枫桥经验”劳动争议调解室8个,联合“老杨调解室”“老杨调解工作站”资源,积极推行让他说、拉家常、讲政策、双沟通、案了结的“五步调解法”,帮助职工化解劳动争议纠纷。
按照“专职+兼职”的方式组建调解员队伍50名,专职调解员主要从5家成员单位中择优动态选派,兼职调解员主要从专家学者、专业律师、退休法官、退休检察官、退休工会干部、社会化工作者等群体中择优聘用,探索“以案定补”机制对调解员给予适当激励。
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模式,由1名处级领导定期召集会商,充分调动各方调解力量,全面构建“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实现诉调“只进一门、一站通办”。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工会成功调处劳动纠纷14起。
“全景式”关爱除“心病”
“各位家人,今晚7点30分在县职工服务中心二楼舞蹈教室开展八段锦养生操教学,诚邀大家踊跃报名参加。”每周三、周四一大早,“工惠乐学”微信群里便热闹了起来。
关爱是最有温度的治理。双柏县聚焦职工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情感需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造职工“15分钟贴心服务圈”,增进职工之间、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理解和情感共鸣,实现以情暖人、用情治理。
双柏县构建“1+4+N”阵地网络服务体系,以“职工之家”为核心,辐射建设职工书屋、工会驿站、爱心妈妈屋、心灵驿站等特色服务阵地,目前已建成职工之家78个、职工书屋30个、工会驿站7个、爱心妈妈屋4个、心灵驿站3个,打造省级示范性乡镇职工之家6个。
此外,实施“职工普惠服务三年行动计划”K线猎手,创新打造“工惠乐学”普惠性服务品牌,累计开展健身操、养生操、技能小课堂等“工惠乐学”课程27期,受众职工达900人次;常态化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宣讲会、技能竞赛、经典诵读比赛、交友联谊、职工子女托管、免费移动体检等活动20余场次;依托节庆慰问劳模工匠、一线工人、困难职工等362人次;线上线下推送就业服务信息53条,联合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黎浩 通讯员 王晓花)
热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